我的網站
讓蚵殼重獲新生
彰化王功合作社
卓淑惠主席

飼料肥料一公斤可能只有5塊......
位於彰化縣的王功農漁牧生產合作社,不僅將棄置蚵殼妥善處置,也運用蚵殼研發出許多產品。「當初是我先生為了改善漁村環境,才去設工廠」合作社主席卓淑惠坦言,一開始夫妻倆只是想改變當地蚵殼隨地亂丟的問題,才蓋工廠將棄置的蚵殼進行處理與加工。起初,他們主要以生產蚵殼粉肥料與飼料為主,但兩者利潤都不高。因此近年,她開始嘗試製作更多元的蚵殼產品,如清潔劑、洗碗精、機能襪等。她直言,消毒水的利潤是肥料的數百倍,且在買不到酒精的COVID-19期間,抗菌率高於酒精的蚵殼消毒水,更成為民眾的新選擇。

使用蚵殼作為肥料可以改變土壤的酸鹼值(攝影/林以喬)

王功合作社全系列產品圖(攝影/林以喬)
通過檢驗
卻無合格標章
一開始,她的產品並未如此的多元化,但在一次機緣巧合中,清華大學教授徐文光購買了王功合作社的商品,也就此開啟了教授與她的合作,在教授的指導下,她逐漸了解蚵殼粉的功效,也研發出更多產品。儘管她的產品都有通過正規檢驗,現階段由於沒有法規依據,因此無法給予這些產品認證標章。
蚵殼如何抗菌?
關於蚵殼抗菌的原理,徐文光曾向卓淑惠解釋,酒精是透過讓細菌缺水而死亡,在這過程中雖然成功殺菌,卻會使皮膚變乾燥;蚵殼粉中的氧化鈣則是利 用活性氧溶解細菌的油脂,破壞細菌的細胞壁,使其直接死亡,因此對皮膚的危害較小。此外,由於蚵殼水是鹼性,因此當被蚊子叮咬時,也可利用蚵殼水進行酸鹼中和,緩解搔癢。

首個產品的誕生
在這些蚵殼再製產品中,卓淑惠表示,其實王功合作社的第一個產品是「蔬果清洗劑」,這個商品發想自日本的扇貝粉。在得知日本將扇貝殼燒製成粉,將數十萬噸的廢棄扇貝殼轉製成天然的蔬果清潔劑,大幅降低廢棄扇貝殼數量後,卓淑惠靈機一動,蚵殼與扇貝殼同為貝殼,於是她便利用當地的蚵殼粉來清洗水果,發現效果不錯,之後便以此為基礎,陸續研發出更多相關產品。
放眼國際 產品多元化
提及未來,主席卓淑惠分享,除了清潔用品外,未來她也規劃將蚵殼粉結合至更多領域的產品。目前,她正在研發利用蚵殼中的「胜肽」,製成化妝水或乳液,讓蚵殼有更多的再利用機會。她認為,目前歐盟已有規定要含有30%的生物材料,使得蚵殼再利用的前景樂觀。但最重要的是台灣政府應該設立相關的法規,使通過正規檢驗的蚵殼再生產品能獲得產品認證標章,讓台灣的綠色產品可以更好的行銷到國外。

現階段正在研發的蚵殼洗衣片(攝影/林以喬)

現階段正在研發的蚵殼保養品(攝影/林以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