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C0290 (1)-2.jpg

蚵殼變身人字拖
技跑出國際

台塑與位於新北的本土鞋廠合作推出蚵殼再生拖鞋,由於抗菌、防臭且彈性佳,因此深受大眾喜愛,更成為跑者們的心頭好。2019年,超馬選手羅維銘穿蚵殼拖鞋參加地表最長超馬取得佳績,使蚵殼拖鞋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。除蚵殼拖鞋外,鞋廠近年也研發出利用咖啡渣、甘蔗渣循環再製的鞋款,持續致力於綠色經濟。

31002021-58567-X3.jpg

▲超馬好手羅維銘,於2021年穿著蚵殼拖鞋挑戰地表最長超馬,並取得第二名的佳績。

(圖片來源:3100 Mile Race Sri Chinmoy Marathon Team Ultra race photos

撐過失敗與質疑 終成業界領頭羊

未命名設計 (2)_edited.png

鞋廠自2020年開始與台塑合作,嘗試將蚵殼廢料轉化為環保材料,運用於招牌拖鞋中。鞋廠總經理呂淑珍坦言,一開始她以為將蚵殼粉加入拖鞋中,只是「多加一味調味料」,沒想到困難度遠超乎預期,「生產之後才是問題的開始」。

研發初期,材料穩定性不足成最大問題,加入蚵殼粉的拖鞋,大小變化莫測且容易斷裂,不良率高達三分之二,經過約兩年的試驗與改良,才使不良率下降至五分之一。研發過程中消耗不少成本,可為使蚵殼拖鞋普及化,價格必需親民,這也使公司無法透過提高價格攤平成本。

未命名設計 (1)_edited.png

▲今昔不良率對比示意圖​(製圖/徐一心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11-19 200229_edited.jpg

種種虧本行為,讓呂淑珍肩負龐大壓力:「最反對的就是我們公司所有的人」;她回憶,連資深經理曾柏鳳,當時也忍不住想喊停,「公司要生存還是要有毛利,好一點的商品才有辦法生存,拖鞋是毛利最差的,所以她(曾柏鳳)就跟我講說,妳可不可以不要再搞了。」

▲過去反對繼續研發蚵殼拖鞋的曾柏鳳,如今在公司也愛穿蚵殼拖鞋。​(攝影/許嘉宜)

_DSC8942_edited_edited.jpg

面對諸多挫折,仍讓她堅持做蚵殼拖鞋的動力,除了環保與社會責任,台塑不計成本的投資,與顧客的大力支持也有很大幫助。呂淑珍期盼未來能有更多支持,讓公司在研發、推行綠色產品的道路上,有更多助力。她認為,雖然目前推行像蚵殼拖鞋這樣的綠色商品整體困難度相當高,但這將是未來趨勢,「再利用這條路很漫長,可是不做事不行的。因為你現在如果覺得它很長就不做,相對的以後永遠都沒辦法做。所以現在只能一步一步走,然後大家跟著走,就這樣子而已。」

▲在鞋業耕耘38年的呂淑珍表示,以往做鞋子較重視舒適度,直到開始做蚵殼拖鞋,才發現有許多要注意的眉角。

​(攝影/許嘉宜)

跑者的秘密武器
60歲超馬選手穿它破紀錄

蚵殼拖鞋的成功,除了鞋廠的不放棄與台塑的協助外,超馬選手羅維銘也功不可沒。2019年,羅維銘穿著蚵殼拖鞋,在超越自我3100英里挑戰賽(Self-Transcendence 3100 Mile Race,下稱3100超馬)取得亞軍;自此,羅維銘與蚵殼拖鞋都一戰成名。

「他剛開始去的時候,人家以為『台灣很窮嗎?』,所以穿著拖鞋,隔天還送鞋子給他。」呂淑珍回憶,當初羅維銘穿蚵殼拖鞋參賽,被國外選手誤以為是沒錢買運動鞋,後來發現羅維銘竟然穿拖鞋跑出第二名的好成績,讓習慣穿運動鞋的跑者們大吃一驚,也使蚵殼拖鞋映入國際眼簾。


現年60歲的羅維銘,今年四度挑戰3100超馬時,打破了60歲組的世界紀錄,成為新的紀錄保持人,「幾乎有五分之四的成績都是來自於這一雙拖鞋」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羅維銘表示,穿蚵殼拖鞋跑步不僅透氣,還連帶解決了跑久了腳部腫脹塞不進運動鞋的問題。此外,蚵殼拖鞋符合足弓,不夾腳、不易掉、重量輕且高彈力的特性,使他如虎添翼。

_DSC8979.JPG

▲水路兩用洞洞鞋(攝影/許嘉宜)

除了蚵殼拖鞋外,鞋廠也擴展蚵殼粉相關產品線,推出水鞋、洞洞鞋等滿足不同場合需求的款式,提供了更多元的產品選擇。除此之外,鞋廠也將咖啡渣、甘蔗等自然廢棄物循環再製成鞋,在廢棄物循環利用領域不遺餘力。呂淑珍分享,未來鞋廠將持續致力於環保,除了近年內將推出矽晶圓再生產品外,目前也持續研發能全回收的「醜鞋」,期許能透過持續創新,在環保領域盡更多心力。

世新大學小世界融媒體【徐一心、林以喬、李羿靚】

文字/徐一心、林以喬、李羿靚

影音/徐一心、林以喬、李羿靚

網頁設計/徐一心、林以喬、李羿靚

聯絡資訊:(02)2236-8225 分機 84113

地址: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17巷1號

​傳真:(02)2236-9094

bottom of page